硒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具有許多重要生理功能。根據富硒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的硒含量標準,富硒大米的硒含量應在150-300pg/kg之間。介紹了優質富硒水稻的高效栽培技術,包括地塊選擇、品種選擇、施硒方式、科學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適時收獲等。
一硒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繼缺碘之后,缺硒也成為國內外科學家研究的熱點。相關專家呼吁:要把貧硒區的補硒工作同加強碘補充工作聯系起來。由于硒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攝入適量的硒,不僅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預防缺硒病,還能提高肌體免疫力,抗衰老,促進排毒,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研究開發富硒農產品,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富硒大米國家標準
根據《富硒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硒含量標準》,對富硒大米的硒含量要求為每公斤150~300毫克。根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研究結果,人體對硒的需求主要包括最低需求和生理需求。人類飲食所需硒的標準是:每小時33~400Mg/d,這是一個國際權威機構。
三是水稻富硒化栽培技術。
位于廣東省東北部的興寧市,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年來,發展優質富硒水稻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和專業合作社增加收入的一條途徑。本文作者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探索出一種適合本地乃至廣東推廣的優質富硒水稻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操作簡便,適于大面積推廣。
選種栽植地。
種植區應選擇自然條件優越,無工業污染,生態環境和土壤中硒含量較高的地區,生產時應選擇排水方便,保水保肥,土地平整,交通方便,適宜進行集中連片機械化作業的田塊。
選擇高累積硒稻種。
稻米中硒的積累能力在不同品種間有很大的差異,稻米品質與富硒性之間往往存在矛盾。所以選擇市場前景好、產量高、品質好、口味好、富硒的水稻品種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檢測中心的檢測,優質的常規稻種黃華占、象牙占等富硒能力較強,平均含硒量大1.08mg/kg以上,適于生產高富硒水稻。
科學的水分管理。
稻米對水分的需求在生長過程中極其重要。生長營養期田間保持淺水,有利于分蘗的發生和生長,使田間盡快形成高產所需的群體基礎,促進分蘗的生長。在大田群體中達到適宜穗數80%的時候就開始曬田,以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促進有效分蘗的生長,改善群體質量,提高成穗率,減輕紋枯病的危害,提高植株的抗倒性,延長生育期,促進成熟穗。分化前要及時回水,以保證分化穗期的水分供應,缺水將嚴重影響水稻穗的分化,造成嚴重減產;厮趫猿指蓾窠惶娴呐殴喾绞,保證灌漿階段所需的水分,防止斷水過早,以免造成早衰。
水稻作物使用水稻專用富硒肥的方法:
1、使用時間:晴天無風,葉面均勻噴霧。備注:
2、本品需單獨使用,不能與殺菌劑、殺蟲劑混用。
3、本品使用后4小時內遇雨,需補噴。
蟲害控制。
早、晚造的防治重點是稻癭蚊、三化螟、紋枯病、細條病、穗頸瘟、稻飛虱、黑條矮縮病等。害蟲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選育抗病良種,強化栽培管理,依托市二級農業技術部門,加強害蟲監測,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選用優質品牌農藥,控制用藥次數和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有條件的地方實行統防統治,達到節本增效,控制農業污染源的目的。
適時采收。
收獲成熟后應及時收獲,不要過早收割,過早收割影響產量和品質,遲收超過15天,則光澤度差,褐米和碎米率增加。在曬谷的時候要進行曬谷和勤翻動,保證干濕一致,以提高加工品質和米質。